跳到主要內容

鯖魚 - 鮭、鱈、鯖居家必備三種魚之一

台灣東部黑潮就有產鯖魚,但一般市面上流通的是挪威的冷凍鯖魚片,鯖魚一夜干常在聽,但製程是怎麼樣呢?內部有影片,有興趣的也可以動手做看看。

 

主要季節:每年一月開始,到春末五月


鯖魚的簡介

出沒於西太平洋及大西洋的海岸附近,喜群居。平均身長30至50厘米,壽命最長可至11年,它以吞噬浮游生物及鱘魚、鱈魚和鯡魚所產的卵為生。
光是鯖魚就佔了全台沿近海漁獲量的一半,可見牠的重要性,而鯖魚裡頭,在台灣數量佔最多的就是花腹鯖有將近70%,再來是白腹鯖,大約佔20%,最少的是真鰺也就是日本竹筴魚,大概佔10%。白腹鯖一般含油脂,是肉比較細、細緻,油脂量比較好,所以在價格上牠也高一點,花腹鯖相對較為平價。
同場加映
[youtube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Qt3uZPWyLc?ecver=1&w=854&h=480]

緣木求魚的示範

每年一月開始,到春末五月,在台灣宜蘭蘇澳外海6到12浬處,有片以北方澳岬上老燈塔俗稱「紅火心」而命名的海域,來了成群的鯖魚媽媽們,一個個大著肚子臨盆產卵,海洋演奏著生生不息的樂章。
然而,因撈捕能力強大而被法規限制在12浬之外才能捕魚的100噸以上大型燈火漁船組,過去幾年,看著100噸以下的燈火船組在12浬內抓得不亦樂乎,眼紅睡不著覺,從2017年入秋以來,不斷吵著要政府讓他們每年一月到四月,也可以合法進入12浬內的鯖魚媽媽待產區,一起來好好給魚媽媽們一網打盡!
他們敢講,相信一般人都不敢聽。既然科學研究已認出了這個鯖魚產卵區,解決之道應該是相反的,把100噸以下的船也給請出去、都不要抓魚媽媽才對。曾在海上見過100噸以上燈火漁船作業的人,對它們的撈捕力道都感到驚駭。
現在一月來了,大船急著,越講越大聲。縱使有幾個其他漁會大力反對開放,大船們仍亟欲政府讓步,還要包遊覽車來抗議呢!似乎忘了,海洋是公民共有的。

鯖魚捕撈(圖非當事漁船)

鯖魚越來越小,即使禁漁一個月仍然毫無起色

鯖鰺產業,是台灣沿海漁獲的中流砥柱之一,撈捕方式不斷演進。台灣燈火漁業在2005年以後,創新的以「三腳虎」組合,以強大燈火誘集魚群來捕鯖魚,威力聞名遐邇。然而,當大船宣稱「紅火心」是傳統漁場、該讓他們進去捕魚時,卻忘了自己早已不是使用上世紀的「傳統漁法」一竿釣了。
如今,隨著撈捕技術越來越高超,鯖魚體長卻逐年縮水,例如白腹鯖的性成熟體型持續變小,3年多來縮水了3公分、提早當媽了。而每公斤平均拍賣價,從2014年24.8元下跌到2016年20.2元。2017年2月還有新聞報導鯖魚當日平均拍賣剩17元,說比一瓶礦泉水還便宜,要政府想辦法。
就因如此,過去幾年,已經有許多媒體、電視新聞專題報導過這議題,學者們及在地NGOs亦盡己所力的一同關心著。縱然漁業署已從2013年開始,規定在每年六月的鯖魚成長期間,禁漁一個月,然而四年來,各界看著鯖魚在海裡的總資源量仍無明顯起色,憂心的不停建議應在產卵期禁漁才對、要限制鯖鰺撈捕總量云云。
新聞來源

分辨與挑選方式

鯖屬包括
大西洋鯖
鯖魚.jpg

花腹鯖:台灣以此種為主
花腹鯖.gif
科利鯖
科利鯖.jpg
白腹鯖(日本鯖)
白腹鯖.png
印度鯖
五種。其中,大西洋鯖為產於北美洲和歐洲的大西洋沿岸的鯖屬魚種,為重要的中上層經濟魚類之一。該種魚類分布廣、生長快、產量高,同時,其肉質堅實,除鮮食外還可醃製或製作罐頭,其肝可提煉魚肝油。

鯖魚中毒

鯖魚肌肉中含有大量游離組氨酸,當受到能產生組氨酸脫羧酶的細菌污染時,組氨酸會被分解而產生有毒的組胺,這類毒素不會因為油煎、清蒸、煮湯而揮發。使食者會發生過敏性食物中毒,被稱為鯖魚中毒鯖魚中毒的症狀主要是過敏反應,中毒者會出現呼吸緊促、臉部潮紅、頭痛、蕁麻疹、發熱以及嘔吐、腹瀉等症狀。
一般情況下,新鮮的鯖魚產生的組胺很少。經實驗,青花魚、金槍魚、沙丁魚等魚類在37℃放置96小時即可產生1.6~3.2mg/kg的組胺,而鯉魚、鯽魚和鱔魚等淡水魚類產生的組胺僅為1.2~1.6mg/kg。而引起人體中毒的組胺攝入量為1.5mg/kg,並與個體對組胺的敏感程度有關。


處理方式

[youtube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VDcX_REkiU?ecver=1&w=854&h=480]
將鯖魚從背部劃刀開背,沿著中骨劃刀將中骨取下,再將內臟、魚鰓去除,順著骨頭生長方向拔除細刺,浸泡10%鹽水,在7度以下的環境冰著一個晚上,一夜乾就完成了!

料理方式

[youtube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DHvytHMlak?ecver=1&w=854&h=480]
鯖魚富含EPA、DHA等ω-3脂肪酸,有助於增強記憶力。由於鯖魚易腐難藏,捕獲後需要立即處理並且全程冰凍,否則出水的那一秒便迅速開始腐敗。
鯖魚體內大量的慢速紅肌使得魚肉有著紅肉般的緊緻口感。另外由於它的肉質中含有較多脂肪因此特別適合燻烤。同時日本或台灣皆有出產鹽漬鯖魚。以番茄汁為主要原料製造的茄汁鯖魚罐頭在台灣非常受歡迎,亦常見煮營養白麵條配上茄汁鯖魚罐頭的作法。在中國大陸常見烹調方式為紅燒、五香或添加梅乾菜紅燒。

保存方式

將切好的魚塊用廚房紙巾或濕紙巾包覆,裹上密閉的保鮮膜,放入冷藏(4~7度),可存放約2天。
冷凍就直接將魚塊裹上保鮮膜(越緊越好),最少可保存7天。
不過還是儘早食用為妙
我們將會分享更多料裡技術與更多海鮮食材知識
接收即時訊息可以到我們粉專按個讚 : 055龍哥斯特
想看更多魚類處理影片也可以至youtube頻道觀賞: 龍哥斯特  ←記得按訂閱哦!!
若有料理上的問題可以加我們的 LINE@ ID: @mvh0020h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濃郁的香醇 - 鰹魚

  鰹魚為相當重要性的經濟魚類,味甚佳,可製成 柴魚片、罐頭及生魚片 。   鰹魚的生態 在西太平洋,有一大片極爲溫暖而荒蕪的水域,被稱爲暖池。那里有最大的鰹魚種群之一,這些鰹魚在暖池西部邊緣覓食最爲活躍,那裡有兩股水質完全不同的洋流系統交匯,造成一個匯聚帶,在其周圍,營養、浮游生物和小魚都很集中。本來四處游盪捕食的鰹魚只要隨着食物跟着洋流遷移即可。春夏之際,成群而來,在沿岸各地均可捕穫。 本魚喜好清澈的溫暖的表層水域,在熱帶海域中定居,而在溫帶海域則呈季節性移棲洄游,小型魚在前上方;老成魚在後下方,有靠近船舷猛吃灑餌的現象,不食死餌。 分辨與挑選方式 花蓮七星潭4大易混淆的洄游性魚種 東方齒鰆(煙仔虎) 的特徵:白肉魚、牙齒利且粗大、背部有橫紋 巴鰹(三點仔) 的特徵:紅肉魚、細齒、背部有波浪條紋、腹部有三點 扁花鰹(炸彈魚)的特徵:紅肉魚、體型較小、背部有波浪條紋 正鰹(柴魚)的特徵(圖六):紅肉魚、細齒、柴魚就是正鰹做、腹部有橫紋 巴鰹拿來做生魚片的口感更是不輸鮪魚,所以,若非老饕,常常鮪魚和鰹魚生魚片是會搞混的,也因此會有不肖商人會魚目混珠,不可不慎。 資料來源: 洄遊吧 處理方式 煙仔虎是屬於泳速很快的魚種,從開叉的尾鰭就可以看出來,這一類的魚種,都有一各相同的特性,就是新陳代謝快速,當生命跡象停止的時候,魚肉也開始腐敗,所以釣到煙仔虎之後,第一件事就是要( 放血 ),如此腥味比較重的血液,才不會逆流在魚肉本身,肉質才會好吃,要做生魚片也沒有問題,若是沒有經過放血這一道手續,料理後的魚肉會有一股很重的腥臭味。 鮮魚保存方式 將切好的魚塊用廚房紙巾或濕紙巾包覆,裹上密閉的保鮮膜,放入冷藏(4~7度),可存放約2天。 冷凍就直接將魚塊裹上保鮮膜(越緊越好),最少可保存7天。 不過還是儘早食用為妙 魚肉昇華熟成 將魚塊包裹濕潤10%鹽水的濕巾,用保鮮膜緊緊纏繞儘量隔絕空氣與水份,放入0~2度的熟程環境最少3天,又魚塊的大小、厚度不定,建議3天後每隔一天檢查魚肉一次,隨著時間越久,魚肉會酸味會越少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熟成程度就可以料理了! 特殊保存方式 柴魚這種食物,從古早時期就已經存在。平安時代的《延喜式》裡記載,

旗魚-深海的擊劍士

主要季節:台灣東部海域整年均有旗魚漁獲,依種類盛漁期不盡相同,其中以白皮旗魚與雨傘旗魚漁期最為分明,白皮旗魚盛漁期為10~12月( 旗魚季 ),雨傘旗魚盛漁期在5~7月。 旗魚的種類 雨傘旗魚 :破雨傘、雨笠仔、芭蕉旗魚、破鐘、雨傘魚(中國大陸名:平鰭旗魚 ) 台灣分佈於:東部、西部、南部、北部、東北部、蘭嶼、綠島 立翅旗魚 :翹翅仔、白肉旗魚、闊胸仔、立翅旗魚、白皮丁挽、白皮旗魚 (中國大陸名:印度槍魚) 台灣分佈於:東部、南部、東北部、蘭嶼、綠島 紅肉旗魚 :紅肉仔(中國大陸名:紅肉槍魚) 台灣分佈於:東部、南部、東北部、蘭嶼、綠島 劍旗魚 :旗魚舅、丁挽舅、劍魚、大目旗魚、丁挽舅旗魚(中國大陸名:劍魚) 台灣分佈於:東部、南部、東北部、蘭嶼 黑皮旗魚 :黑皮仔、鐵皮、丁挽、油旗魚、鐵皮丁挽、烏皮(中國大陸名:大西洋藍槍魚) 台灣分佈於:東部、東北部、蘭嶼、綠島 參考資料: 台灣魚類資料庫 旗魚的生態 本科魚棲息於熱帶及亞熱帶外洋裡,體型適合快速游泳,屬肉食性,以 鯖魚 、 鰹魚 等魚類及 烏賊 為食。當牠們發現目標後立即靠近,以長吻攻擊獵物。 記錄片還有紀錄到捕食飛魚 付上 飛魚料理方式 分辨與挑選方式 一般而言,在市面上販售的都是輪切過的樣子,所以以紅肉、白肉來做區別,需要注意是否有彈性不軟爛,無腥臭味。 白肉旗魚冬天會有油花一般而言價格價高,紅肉旗魚尾韻較酸較無油脂,一般價格較便宜。 料理方式 可做成生魚片、魚羹、魚丸、煎等。 保存方式 將切好的魚塊用廚房紙巾或濕紙巾包覆,裹上密閉的保鮮膜,放入冷藏(4~7度),可存放約2天。 冷凍就直接將魚塊裹上保鮮膜(越緊越好),最少可保存7天。 不過還是儘早食用為妙 我們將會分享更多料裡技術與更多海鮮食材知識 接收即時訊息可以到我們粉專案個讚 :  055龍哥斯特 想看更多魚類處理影片也可以至youtube頻道觀賞:  龍哥斯特   ←記得按訂閱哦!! 若有料理上的問題可以加我們的 LINE@ ID: @mvh0020h

雙帶鰺 – (虎溜串)

別名:海草、拉侖、虎溜串 大陸名:紡綞鰤 主要季節:全年皆產,春末、夏季味美 雙帶鰺的生態 大洋性魚種,通常游泳於表層、礁石上方或外海。 雙帶鰺有個詩意的英文名字,叫會跑的彩虹(Rainbow runner) 洄游性,不太怕人,又貪吃,喜歡吃小魚、小頭足類。釣魚的人偶爾會叫他薄唇郎,因為嘴巴皮很薄,魚鉤容易扯落。許多人很容易把它跟同科的親戚-青魽搞混,出現的時候通常會三五隻一群,越小隻的體型越容易群體聚集。 地理分佈:廣泛分布於世界之暖水域。台灣各地沿海均產,但以東部海域較長見。 分辨與挑選方式 型態特徵:體呈紡錘形,稍側扁。頭小,吻尖。脂性眼瞼不發達。上頜骨末端不達眼之前緣。上下頜、前鋤骨、腭骨及舌面皆具齒。體被大型圓鱗,其後緣為截形或圓形,且呈波紋狀,另有小型的圓鱗在這些大型圓鱗的四周。側線無任何的稜鱗,體長可達110公分。 魚體上會有兩條明顯的黃色條紋 。 捕獲手法 一般漁法以延繩釣、一支釣、流刺網、定置網捕獲。 處理方式  https://scontent-sjc3-1.cdninstagram.com/vp/1608575e83955451c69b16a3ba30e65a/5B32D457/t50.2886-16/30038239_210140449745591_6968311002962067456_n.mp4 保存方式 將切好的魚塊用廚房紙巾或濕紙巾包覆,裹上密閉的保鮮膜,放入冷藏(4~7度),可存放約2天。 冷凍就直接將魚塊裹上保鮮膜(越緊越好),最少可保存7天。 不過還是儘早食用為妙 昇華的秘訣 熟成是利用魚體肌肉內本身的酵素『酶』來代謝乳酸與軟化肉質(和牛肉的濕氏熟成類似) 但必須在0-2度環境裡熟成,原則上是白肉熟成時間比紅肉長,大隻魚比小隻魚長,但每種魚種都不太一樣,要找到最適合的時間則是需要經驗去累積。 熟成需時大約7~10天 我們將會分享更多料裡技術與更多海鮮食材知識 接收即時訊息可以到我們粉專按個讚 :  055龍哥斯特 想看更多魚類處理影片也可以至youtube頻道觀賞:  龍哥斯特   ←記得按訂閱哦!! 若有料理上的問題可以加我們的 LINE@ ID: @mvh0020h